卡介苗通常是注射在左上臂三角肌外缘中下部分的皮肤内部,接种方法包括皮内注射法和皮下划痕法,还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卡介苗是用于预防儿童结核病的疫苗,主要的接种对象是没有接种禁忌的新生儿,一般出生后就会进行接种,因此卡介苗注射相关的事项,比如注射部位和注射方法也成了很多父母想要了解的事宜。
卡介苗接种部位和方法
通常卡介苗能以皮内注射及皮肤划痕法接种1剂,接种部位常见于左上臂三角肌外缘中下部分的皮肤里,绝对不能注射到皮下,否则容易出现深部脓肿,长期都无法恢复。
1. 皮内注射:在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皮内进行,进针角度和皮肤呈5°,皮内注射用卡介苗主要含卡介苗活菌体,注射后能让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2. 皮下划痕:于左上臂三角肌下端外缘,先用酒精给皮肤消毒,待干后滴2-3滴摇匀菌苗液,用消毒针划“井”字,各长1-1.5厘米,间隙0.5厘米,以有红痕为宜,此后要涂匀菌苗使其渗入皮内,菌苗干后才可穿衣,此法没有进针角度一说。3. 口服:部分婴儿可通过口服接种,一般出生第3天便可遵医嘱服用,连服3次,每次间隔1天。卡介苗注射流程为,家长先抱紧儿童,露出其胳膊,用1ml一次性注射器,或一次性蓝芯注射器配4至5号针头,吸取一份疫苗,对皮肤常规消毒,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头,针头斜面朝上,和皮肤呈10至15度角,刺入皮内。接着用左手拇指固定针管,不碰针头部位,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圆形皮丘。最后针管顺时针转180度拔出针头,勿按摩注射部位。
新手父母需要提前了解到,卡介苗不是所有新生儿都适合打,临床上不是所有新生儿都能在出生后就能顺利接种卡介苗,有些新生儿因为身体健康方面暂时不能接种,但父母也无须担心。不能打卡介苗,医院会及时通知,后面宝宝状况恢复,补打疫苗也很简单,尽量在3个月月龄内补打,如果超过三个月,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合格才能补打卡介苗。
卡介苗皮试部位及操作方法
卡介苗皮试是一种诊断结核的工具,指结核菌素试验,也称为芒图试验、PPD试验。通过这项测试可以判断人体的结核感染情况,为接种卡介苗提供依据,当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时,表明人体内已感染过结核菌,无需再接种,只有显示阴性者才是卡介苗的接种对象。卡介苗皮试也是卡介苗复查时需要做的测试,在接种卡介苗3个月后,婴儿应该进行一次卡介苗皮试,在孩子的前臂下方1/3处进行皮试。皮试完以后观察孩子局部有没有过敏反应,观察20分钟,如果没有过敏反应就可以了。
1、卡介苗皮试操作方法
在常规消毒后,选择前臂屈侧中下1/3进行皮内注射。同时,观察注射者48-72小时,主要观察硬结的直径。一般是局部出现硬结,测试的主要方法就是观察硬结的横径和纵径。除了硬结,可能出现的反应还有水泡、坏死或淋巴结炎等,这些都是进行卡介苗皮试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医生会根据这些反应做出结论。
2、卡介苗皮试的重要性
虽然宝宝可能已经接种了卡介苗,但是还是需要在接种卡介苗3个月后,应该进行卡介苗皮试,因为这样才能检测出接种是否成功,体内到底有没有产生免疫力,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依据,如果测试结果显示的是接种失败,那么是需要重新接种的,这样才能让宝宝免于结核病等的侵扰。
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儿及婴幼儿,接种后可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能防治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接种卡介苗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卡介苗接种被称为“出生第一针”,所以在新生婴儿一出生就应该接种。如果出生时没能及时接种,在1岁以内一定要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卡介苗门诊或者卫生防疫站计划免疫门诊去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