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月的宝宝一般来说快要开始长牙了,如果让宝宝一直含着奶嘴,长期下去可能会对宝宝乳牙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产生龅牙或者是蛀牙,同时对宝宝戒掉奶嘴也会增加难度,在这时候家长及时为宝宝更换学饮杯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九个月的宝宝比较适合学饮杯,这时候可以给宝宝选择鸭嘴型的学饮杯,这种类型的学饮杯,杯口设计和奶嘴是近似的,也不会造成宝宝喝水杯呛到,还可以锻炼宝宝自主喝水的能力以及学饮杯可以让宝宝双手自己抓住把手,还可以促进宝宝的协调能力。
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宝宝的喝奶喝水工具也应该随之变化,因为宝宝长期使用奶瓶是会对面部和牙齿发育造成影响的,可能会出现龋齿的情况,进而影响宝宝面容美观。所以建议宝妈们为宝宝选择合适的饮水工具,下面就详细说说学饮杯和奶嘴的区别,大家可以看出9个月宝宝到底适合学饮杯还是奶嘴:
奶嘴的形状和妈妈的乳头比较相似,较小,不容易引起宝宝的反感,适合刚开始断奶的宝宝使用,而学饮杯,嘴呈鸭嘴状,能帮助宝宝离开奶瓶,学会喝水,是幼儿用的水杯;一般奶嘴适合6个月以下没有长牙的宝宝使用,学饮杯适合6月龄后渐渐开始长牙的宝宝使用,因为长期含着奶嘴会对牙床造成一定的伤害,而学饮杯的形状是三角锥的样子,不影响宝宝牙床和颌部发育,有利于保持牙齿的正确位置和排列;学饮杯能有效的帮助宝宝从奶瓶过渡到吸管喝水,主要是用来锻炼宝宝自主喝水的工具,对宝宝嘴部肌肉的发育有一定的好处,同时可以锻炼宝宝的协调能力。而奶嘴一般给婴儿使用,孩子逐渐长大后,就不建议使用了。总而言之,九个月没长牙的宝宝用学饮杯是比较好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宝宝牙床、颌部以及牙齿排列的畸形。而且现在宝宝逐渐长大应该尝试戒除奶嘴的使用了,长时间使用奶嘴,会导致宝宝的牙齿发生奶瓶龋,影响牙齿的生长发育,容易导致宝宝口齿不清。
学饮杯和吸管杯有三大区别
学饮杯和吸管杯都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必需品,但由于现在宝宝的用品各式各样,琳琅满目,导致妈妈们根本无法分清学饮杯和吸管杯。其实学饮杯和吸管杯是有所不同的,两者在功能、适用年龄等方面存在差异,新手爸妈们要注意区别,不要将学饮杯和吸管杯混淆,进而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学饮杯和吸管杯的区别
学饮杯和吸管杯虽然在外观上非常相似,但其实在功能和使用年龄上都存在不同,宝妈们需要引起重视。下面就详细说一下学饮杯和吸管杯的区别:
使用年龄不同
一般学饮杯比较适合6个月左右的宝宝使用,而吸管杯是宝宝过渡到吸管杯的一个辅助工具,可以在宝宝一岁或者宝宝能够较为熟练喝水的时候使用。所以学饮杯和吸管杯适合的年龄段是不同的,学饮杯只要是给月龄较小的宝宝设计的,主要是为了让宝宝喝水不被呛到,等宝宝大些在逐渐过渡到吸管杯。
功能不同
学饮杯的主要作用就是训练宝宝喝水,是帮助宝宝从奶瓶过渡到杯子的一个工具。而吸管杯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宝宝喝水喝奶,锻炼宝宝独立自主的能力,同时还能够锻炼宝宝的协调能力。
设计不同
学饮杯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鸭嘴杯,其杯口的设计和奶嘴是比较相似的,出水口比较宽。但是吸管杯的习惯出水口比较窄,所以非常锻炼宝宝喝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