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促排其实就是用药刺激卵巢,患者做促排多次失败的话,就需要检查激素六项、抗卵巢抗体、抗苗勒氏管激素amh,以明确究竟是卵巢功能本身存在问题,还是使用的促排卵方案不适合而导致,这样的话,才能进行针对性治疗,从而提高再次做试管婴儿促排的成功率。此次进行检查的时候,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最佳检查时间段内去医院检查,其检查出来的结果才更具临床参考价值。
试管促排多次失败需做的检查
试管促排其实就是通过使用促排卵药物或针剂,来刺激女性的卵巢,以促使卵巢中的多个卵泡同时发育和成熟,从而提高取卵成功率。对于做试管婴儿促排出现多次失败的患者来说,所需要做的检查项目如下所列,即:
激素六项
激素六项检查项目主要就包括了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激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其目的就是了解女性的卵巢功能以及生理周期的变化,并对生殖内分泌疾病进行诊断,从而确定是不是卵巢功能、生殖内分泌疾病而导致促排多次失败的情况,该项检查最佳时间在月经来潮第2-5天。
抗卵巢抗体
抗卵巢抗体是一种靶抗原在卵巢颗粒细胞、卵母细胞、黄体细胞和间质细胞内的自身抗体,若是该抗体为阳性,可影响卵巢和卵泡的发育和功能,导致卵巢早衰、经期不规律、卵泡发育不良,甚至不排卵产生抗生育效应,即可以判断试管促排多次失败是不是由于该因素导致,其检查最佳时间在月经干净后3到7天内。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可以较好地预测女性的生育能力,可用于预测卵巢的反应性,帮助医生制定更合适的促排卵治疗方案,通常,其数值越高,说明患者卵巢功能越高,其数值越低,说明患者卵巢功能越差,若是卵巢功能差,就会影响试管促排成功率,即做试管婴儿促排多次失败就需要进行该项检查,其检查最佳时间在月经干净后的2-3天。
试管婴儿要做多少次b超检查释疑
在试管婴儿诊疗期间,多次进行B超和验血检查是十分有必要的,每次检查都有不同的目的和作用。以b超为例,要做近10余次,其中试管进周前1-2次、促排需要3-5次、移植时需要做1-2次、孕早期3次以上、孕中期1次以上、孕晚期2次以上、足月1-3次,各位准妈妈千万不要嫌麻烦喔,一定要积极配合专家的安排。
试管婴儿各阶段b超检查次数
试管进周前1-2次
进入试管婴儿周期治疗前需进行一次全面的超声检查。目的是初步测量子宫和卵巢的大小、筛查子宫畸形、附件或盆腔内病变和包块,评估双侧卵巢储备状况。根据个体情况,必要时还需三维超声检查,排除试管婴儿治疗的禁忌症,为拟定试管促排卵方案奠定基础。
试管促排需要3-5次
进周期后,在月经周期第2~3天,需要进行卵泡检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在启动促排卵药物4~5天后,需要再次行超声监测,观察双侧卵巢内生长卵泡的发育情况,包括优势卵泡大小、数目、子宫内膜厚度、及盆腔情况,进行药物的调整。
所以在促排阶段可能要做3-5次B超,这里面可能包括:
1、预约超声
调整或维持促排卵药物的剂量,预约下次超声监测的时间。
2、取消本周期治疗
如果出现意外或不利情况,则取消或终止本周期的治疗。
3、3-5次B超
在此期间一般共约3~5次卵泡监测,注射后促排药物后36~37小时在阴道超声下进行取卵术。
移植时需要做1-2次
无论是鲜胚或冻胚,医生是完全在超声的引导下进行胚胎移植的。鲜胚需要1-2次B超,冻胚移植周期时,大概需要3~5次超声检查。如在该移植周期成功受孕,首先要恭喜你!
怀孕后的超声安排:孕早期3次以上
胚胎移植后4周左右的B超:主要是明确妊娠部位、胎儿个数、发育状况及有无胎心搏动。
胚胎移植后7~8周左右(大约孕70天左右)的B超:主要是明确了解宫内胎儿发育情况。
11至13+6周,NT检查:早期筛查染色体异常。
顺利的度过孕早期,快3个月的时候,所有的孕妈会做NT检查,这是第一次看到小宝宝的模样。这次B超要测量宝宝颈项部透明层的厚度。
怀孕后的超声安排:孕中期1次以上
5-6个月,大排畸检查
大排畸检查,有的医院是做三维彩超,有的医院是做四维彩超。在这个过程中,胎儿的大小,胳膊和腿的长度,循环消化泌尿系统等等都会被一一检查。重大的畸形可以在此次B超检查中排除。
怀孕后的超声安排:孕晚期2次以上
28-32周,小排畸
小排畸的检查内容和大排畸一样,要检查全身各器官的情况,排除全身各器官系统的畸形。小排畸有复核大排畸的作用,也有补充漏洞的作用,通过两次排畸筛查要尽量将胎儿畸形筛查出来,但并不保证100%的准确。
34周,胎儿估重
根据孕周,通过B超,检查双顶径(平均值)cm、腹围(平均值)cm、股骨长(平均值)cm数值,并进行体重估算,一般来说,这些数值在正常范围内的话,计算出来的胎儿体重也是正常范围。
足月1-3次
37-40周,宝宝足月啦
这个时期的宝宝,需要评估胎盘的成熟情况,羊水的含量,以及是否有异常情况需要重点监护等等。
如果37周做了B超,到40周还没有生,那么在生之前可能还会再做一次B超,为生产之前提供最新的B超数据。
并不是所有的患者的超声安排都一成不变,特殊患者的特殊情况下医生的处理方式也会有所更改,具体的超声事宜安排还是要谨遵医生的医嘱!